谁能鉴赏一下阿来的<尘埃落定>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14 04:26:32

《尘埃落定》可谓艺术思想上的双峰,小说的结构艺术格局是阿来在艺术上新的探索,它呈现出与《尘埃落定》完全不同的风貌。如果说《尘埃落定》是封闭的结构,完整的故事,新作则由于表现“一个村庄秘史”的重大主题,而采用共同的文化,共同的背景,不同的人和事构成一幅立体式的当代藏区乡村图景。即所谓“花瓣”式的结构方式。
作家在“表现一个村庄秘史”的现实态度极为明确,它不是单一民族的,也不是牧歌式的,传奇的、作家对藏族村庄有着极为深厚的文化、宗教,自然和社会的体验,说它是“秘史”,并非披露其神秘,而是用特别的手法将被人漠视麻木的伤痛揭示出来。唯其如此,才形成了小说宏大的格局。重大而庄严的主题,厚重而深刻的内容,随心而掌控的结构,对于人与自然,政治与文化、宗教社会和谐与进步,有着更为深刻的思考。
这是一部充满阳刚之美的现实力作,一扫当下文坛萎靡,琐细,颓废之风。

尘埃落定》借麦其土司家“傻瓜”儿子的独特视角,兼用写实与象征表意的手法,轻巧而富有魅力地写出了藏族的一支———康巴人在土司制度下延续了多代的沉重生活。作者以对人性的深入开掘,揭示出各土司集团间、土司家族内部、土司与受他统治的人民以及土司与国民党军阀间错综的矛盾和争斗。并从对各类人物命运的关注中,呈现了土司制度走向衰亡的必然性,肯定了人的尊严。小说有丰厚的藏族文化意蕴。轻淡的一层魔幻色彩,增强了艺术表现开合的力度 。语言颇多通感成分,充满灵动的诗意 ,显示了作者出色的艺术才华。这是藏族作者首部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。

阿来在《尘埃落定》中表现了一种有节制的先锋性叙述,这是极端实验主义小说的后产品,它避免了极端实验小说对读者的歧视,将阅读和理解的张力交给了读者。

我们看到,一种类似沈从文式的语言,那种平静的,有张力的汉语在这里发挥了作用,极端的情绪流语言,极端的描述体语言作为实验已经从这里退场,留下的是对语言的真正的把握。这种努力是白话汉语言文学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。

当然,这个小说在故事和叙述上都有夸张的地方,有的地方似乎不统一。小说对内容的依赖太多,形式上的力量依然不够。